寻找最美信访干部 | 林铁川:为党旗坚守 做群众亲人 湖南信访

发布时间: 2021-08-09 10:18:52
来源:湖南信访

编者按: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弘扬时代新风,讲好信访故事,教育引导广大信访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,更好履行“为民解难、为党分忧”的职责使命,湖南省信访局选取全省信访干部中的先进典型,深入挖掘信访干部立足本职、真抓实干,带着感情和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感人事迹,寻找“最美信访干部”,发现和宣传一批在信访工作岗位作出突出贡献、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典型,展现信访干部队伍新面貌和信访工作新气象,营造学习最美、争当最美的浓厚氛围。


永州市零陵区信访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 林铁川

自2012进入零陵区信访局工作以来,林铁川始终用心用情用力处理信访问题,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,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展现出信访干部的担当作为。他是各级领导口中的“老黄牛”,上访群众心中的“活字典”,信访事业路上的“先行者”。由于工作成绩突出,2017年至2019年,连续三年被评为“永州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”,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。


爱岗敬业,做信访事业的“老黄牛”

“不管再难缠的信访人,他都能让对方心悦诚服;不管再难的信访问题,他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”零陵区信访局局长唐国华是这样评价林铁川的。

2017年,林铁川主动请缨接下联席办工作。当时,区联席办包括他自己在内只有三位工作人员,面临人手少、任务重等诸多困难,每天不仅要调度驻京、驻长、驻市及区内接访情况,还要负责矛盾排查、信息报送、票务处理、信访救助、信访交办、积案化解等繁杂工作。

面对一拔接一拔的群众,面对刻不容缓、牵涉多个部门需要协调的信访问题,林铁川始终满怀激情,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凭着对信访工作的挚爱和执着,练就一身真“本领”。

“群众利益无小事,群众有1%的理,我们就要尽100%的力。”那阵子,林铁川几乎每天都加班到晚上十二点,问题不查清不放过、疙瘩不解开不放过、群众不满意不放过。通过“老黄牛”的不懈努力,林铁川不仅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办、转办件的工作,回复率、合格率、化解率都排名全市前列,其中信访听证化解信访问题的经验还在湖南卫视《信访进行时》播出,得以在全省推广。

热忱服务,做信访群众的“贴心人”

目前全区400多个信访老户,林铁川对他们的主要诉求、家庭情况、处理情况、性格特点、社会关系都如数家珍,被大家亲切称为信访“活字典”。

“当时能办的事绝不拖到下刻,今天能办结的事绝不拖到明天。”林铁川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,在工作中努力做到热情、微笑、细致、全面、有效服务,带着感情、带着责任接待上访群众,带头树立信访服务好形象。

信访人蔡某从1980年开始上访,是零陵区有名的信访“钉子户”。2016年,林铁川接手该信访事项后,主动与蔡某接触,耐心听取其诉求,了解到,蔡某1974年以知青身份到新疆支边,由伊犁州特克斯县农林局安置在该县园林队良繁场工作。1975年11月被错误打成反革命,1980年4月特克斯县予以平反,但蔡某没有在特克斯县登记户口,导致其户口消失。直到2006年才将户口落到零陵区南津渡办事处,家里经济十分困难。其诉求认为平反后没有按政策享受补偿和安置。林铁川一方面向蔡某宣传相关政策,积极开展疏导工作,同时针对其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,多方协调争取困难救助金。2017年,蔡某主动提出不再上访,从此结束了长达38年上访生涯,而且还经常现身说法,主动协助社区和区信访局做群众劝导工作。

传承创新,做信访工作的“先行者”

“群众带着期盼来,不能让他们带着失望走。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。”作为分管区信访联席办日常工作的副局长,林铁川这些年主要负责“枫桥经验”零陵化、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。

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林铁川深入全区60个村(社区),在永州市率先推行“1+4+2+X”工作机制解决群众信访问题,并创造性地实施“五个一”:在每个村(居)民小组设立一名信访信息员,每个村(网格)成立调解小组,每名党员联系一户群众,每名信访重点对象由一个专班负责教育疏导和帮扶管控,每月召开一次村(社区)“两委”综治信访维稳会议和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,获省信访局肯定和市信访局推广。

做好积案化解工作,他还组织区信访联席办的工作人员严格落实“一日一督办,一周一调度、一月一通报、年终结总帐”的要求,密集开展调度化解工作。通过努力,在2020年永州市“千案攻坚”交办的信访事项中,零陵区化解总量居全市各县之首。

通过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和积案化解“两手抓”,零陵区信访形势大为好转,2020年进京越级访、到省上访较2019年同比下降80.9%、49.1%。“最多访一次”、“枫桥经验”零陵化、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经验在国家信访局、湖南日报等媒体报道。

为党旗坚守,做群众亲人,林铁川说这是他坚守信访岗位的动力之源。“面对来访群众那期盼、无助的眼神时,我唯有竭尽全力,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,把矛盾化解在基层,才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。”